“启动机器人,调整手动模式配合巡检。当前红外测温主变油温2为56.3℃,温度正常……”近日,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110千伏泰顺变电站内,橙色巡检机器人沿着预设轨道平稳移动,云台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时向系统后台传输设备数据,运检中心运检班员柯奕辰手持红外测温仪同步开展红外测温巡检工作。
在传统巡检模式中,以泰顺变300余个设备节点为例,需2名运检人员耗时6~8个小时逐项排查,且受人工经验限制,螺母松动、绝缘老化等微小缺陷不易被排查发现。如今巡检机器人凭借毫米级图像识别能力,可自动捕捉设备连接松动、瓷瓶脏污、渗漏油等12类典型缺陷,配合AI算法实现缺陷类型智能分类,将缺陷识别准确率从人工巡检的82%提升至98%以上。
“这是我们的电子巡检员‘瓦力’,它能精准定位我们肉眼难辨的隐患。”柯奕辰指着巡检机器人介绍,“以往节假日或暴雨、浓雾等恶劣天气,需安排双人巡检组开展特巡、夜巡,现在远程操控1台机器人即可完成全区域覆盖,单次巡视耗时从4小时压缩至1.5小时,人力成本降低62.5%。”目前,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已在110千伏月湖变、110千伏雅阳变、110千伏泰顺变配备了巡检机器人,自投用以来,累计完成夜间及节假日特殊巡视230次,提前发现67处潜在故障,风险预警时效较去年提升1.5倍,均实现“发现即处置”。
“今天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调试我们的消防机器人,也让我们新来的班员熟悉一下操作流程。如果发生火灾事故,可以第一时间拉得出、用得上。”柯奕辰通过遥控终端将消防机器人缓缓驶出。
据悉,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依托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设备基础,结合火灾告警系统监测装置,针对主变、开关、互感器等关键变电设备进行24小时全面监控,实现“火情精准识别—机器人高效处置”的闭环响应,火灾处置响应从传统人工防火升级为“科技瞭望”,推动变电火患从“事后救”到“事前防”的转变,提升了变电站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本质安全与防御能力,精准筑牢电网“心脏”的防火墙。
“从巡检机器人到消防机器人,智能设备正成为运检工作的‘左膀右臂’。”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运检班班长张兴源表示,公司还将持续深化山区智能变电站建设,以全域智能监测网络为电网安全筑牢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