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全力打造对非洲合作桥头堡

连日来,在金华举办的2025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收获累累硕果:33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涵盖尼日利亚农业服务型输出、义乌—非洲小商品采购、埃及苏伊士湾风电开发等重点领域,项目类型涉及贸易、境外投资、工程承包和海外仓建设等,总签约金额达401.05亿元。

金华全力打造对非合作的“桥头堡”,对非出口额已连续10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今年1月至9月,金华对非进出口总额达1192.8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出口1114.9亿元,同比增长27.5%,占全国对非出口总额的9.5%。

“‘中国制造’从金华走向非洲,非洲产品通过金华走向全国,合作之路越走越宽。”金华市对非经贸商会秘书长季拥民介绍,当地日用品、机电产品已走进非洲千家万户,而依托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金华和义乌两大综保区及专业市场、物流枢纽等优势,非洲咖啡、牛油果、铜材、木材等产品,正通过金华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形成双向奔赴的贸易格局。

今年8月,义乌品牌出海集合店海外首店在肯尼亚内罗毕开业,让非洲采购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中国高品质的货源,推动“金华制造”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升级。

目前,金华登记在册的非洲国家投资企业达2420家,数量居全省首位,近3万名金华籍商人常年在非经商。今年1月至9月,金华自非洲进口77.9亿元,占全市进口比重的8.5%。

刚在论坛上签下义乌—非洲小商品采购项目合作协议,来自摩洛哥的义乌市锡镁勒贸易有限公司CEO纳比尔就马不停蹄走市场看样品,着手安排采购。他介绍,“中国制造”从金华走向非洲越来越方便了。过去5年,他在中国的采购额翻了5倍,采购的产品也从五金工具、消防器材、工艺品等,变成了光伏设备、计算机硬件等高端技术产品。

金华与非洲在教育、农业、人文等领域交流也持续深化。论坛上,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与卢旺达理工学院、子城联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卢旺达工程建造工坊”,与卢旺达理工学院、浙江传化日用品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日用品智能制造国际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推动中非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论坛期间,金华还首次举办非洲文化和旅游大集,让市民游客零距离了解非洲文化。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