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里,精彩的肿瘤防治科普讲座引来阵阵掌声;操场上,一辆CT移动筛查车停靠着,几名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正为村民免费筛查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
10月17—19日,2025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山海”行动在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举办。本次活动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 主题为“健康服务普及科学 山海协作共筑安康”,由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癌症基金会、浙江省科协结对帮扶工作组主办。
这是一次“送医上山”的健康抵达,也是乡村振兴路上一次温暖的“科普下乡”。
送医“上山”,打通山区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开化县大溪边乡,距离开化县城40多公里,山路崎岖,自驾近一个小时,公共交通则需耗时更长。山高路远,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村里65岁以上老人大概占20%,子女大多在外打工。一些基础体检后需要复诊的老人,进城看病不方便,很多人的病都在‘拖’。”大溪边乡卫生院院长方雄珍说。
今年年初,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吴晓东来上安村走访慰问时发现,村里高质量农村健康服务普遍不足,村民普遍存在“小病靠拖、大病靠扛”现象。浙江省科协帮扶工作组组长、科普部部长龙爱民表示,在今年的帮扶计划中,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提出“送医下乡、科普入户”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浙江省科协联合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癌症基金会,在2025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山海”行动中,聚焦三种高发癌种——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将筛查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补齐山区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防筛同步,让更多村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10月19日上午,移动CT筛查车停靠在上安村村委会门口。“来,慢慢走上来。坐一下,腿放上去,手举起来……”车上,乡里一位懂方言的志愿者协助村民CT检查摆位,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的放射科医生默契地打着“配合”。
移动CT筛查车覆盖了5G网络,配备了低剂量螺旋CT、超声、智能AI读片机等多种设备。在为当地群众做完检查后,检查报告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回浙江省肿瘤医院,由放射科专家和AI系统同步读片,出具权威报告。旁边的四个房间被临时改造为义诊区,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专家现场进一步帮村民解读报告。
70岁的老方(化名)在子女陪同下,一步步走上筛查车。他此前因食道癌做过手术,几乎已讲不出话,术后在体检中又发现了肺结节,被评估为肺癌高危人群。因食道癌手术留下的心理阴影,老方一直不愿再去医院。这次听说筛查车开到了村里,他在多方鼓励下迈出脚步。检查结束后,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专家当场为他解读报告,耐心解答疑问。
像老方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在前期的村民健康摸底中,开化县疾控中心筛选出了70名肺结节高危者,此次全部获得进一步筛查机会。
“健康防治,重点在防。更要让老百姓树立健康生活理念。”龙爱民表示,此次除了癌症筛查外,还带来了科普讲座,讲述科学的方法、思想和理念,融科普于医疗中,让“医生”现身说“医”,让科普更有说服力。
在上安村大礼堂内,浙江省肿瘤医院保健部主任黄静在《癌症早预防 健康早行动》讲座中,从生活中常见的习惯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癌知识,台下村民听得专注。开化县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郑前辉则围绕“疫苗接种误区”展开讲解,破解“疫苗副作用大”“打了就不会生病”等常见的认识误区。“让老百姓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让他们信任医疗工作者,病才能看得好。”郑前辉说。
此外,省政协委员、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党支部书记余雄富还带来一堂主题党课,分享健康共富的经验,让“防病”与共富同步推进。
关口前移,挽救生命也减轻负担
开化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夏增龙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20至2024年,开化完成首轮省民生实事项目——50至74岁户籍居民结直肠癌筛查,共筛查72562人,检出结直肠癌44例,腺瘤918例。“筛查不仅挽救生命,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夏增龙说,五年来,通过筛查避免癌变698例,节省医疗费用近1亿元。
“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上级单位和医院的帮扶支持。”夏增龙道出感谢,早在2023年7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裘燕飞就带队来到开化,开展肿瘤防治科普和筛查,共有300余人到场,现场反响热烈,村民积极参与筛查和科普活动。
山海虽远,健康可达。当省级医疗资源翻山越岭来到村民身边,当科普知识用乡音传递到百姓心里,当一位位像老方这样的村民放下顾虑、主动筛查,是“山海”行动最真实的回响,也是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暖的注脚。
裘燕飞表示,此次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山海行动再次走进开化,让优质医疗资源奔赴“山海”,让开化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疗服务,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