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一司一省一高校”:财通资管与浙江大学共谱产教融合新篇章

浙大师生走进财通资管,深化“一司一省一高校”合作

把课堂搬进资管一线:浙大学子走进财通资管“实践第一课”

2025年,财通资管积极响应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号召,启动“一司一省一高校”专项投资者教育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组成部分,近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朱燕建教授和金融学系5位老师,带领金融专硕研一新生一行90余人参访财通证券上海总部大厦,走进财通资管开展研学活动。

财通资管相关业务负责人围绕券商与大资管行业生态格局、投资研究、金融求职等话题,与浙大师生开展深度交流,助力到访学生开拓金融视野和行业认知,丰富投资理财专业知识。

财通资管王岩系统梳理了公募基金量化投资的市场格局、公募与私募在量化增强策略上的差异、量化投资策略与因子构建方法,并着重强调风控体系在量化投资中的重要性。他提出,投研技能的提升离不开实践环境的长期浸润,鼓励同学们 “从做中学”。

财通资管固收多策略公募投资部负责人陈浩详细解读了债券市场概况、债券收益率影响因素、债券类基金投资策略,以及“固收多策略”业务的发展驱动力与趋势,建议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们重视实实践,深化对行业、业务、产品的理解。

财通资管创新投资部负责人江一涛指出,在低利率环境、投资者风险分散需求提升、投资工具多元化等因素共同驱动下,衍生品投资正迎来蓬勃发展。他介绍了衍生品 “以小博大”、风险转移对冲、灵活构建收益结构等优势,详解财通资管衍生品业务生态与投资策略,帮助同学们明晰该领域的市场概况与求职能力要求。

财通资管权益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雯以权益市场历年变迁及个人研究感悟为主线,深入探讨“如何选行业、如何成为优秀研究员” 。她总结了权益研究需秉持的几大方法论:模糊的正确优于精确的错误、清晰认知自身能力圈、持续学与敬畏市场。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朱燕建教授表示,期望同学们深入金融行业、了解资本市场,明晰自身兴趣和优势,不断拓宽金融视野;在实与未来职业选择上,要保持开放心态,勇于尝试。他提出,希望与财通资管在学生的前置化培养和职业生涯引导上持续加深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

据了解,财通资管自2015年起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合作设立“财通资管国际交流奖学金”,共资助了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近两百位学生前往美国、日本、英国、香港等地区交流实践。

除此之外,财通资管联合财通证券研究所,自2023年起在浙江大学定制开设了多期“职有道”《金融求职与行业研究实务》金融实务课堂,吸引诸多本硕在校生参与。“职有道”金融实务课堂以“知识传递—能力塑造—价值引领”为主线,通过“理论+实操”的沉浸式、互动式特色课程,将投教知识与职场实务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金融知识框架体系。

财通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秉持“打造最值得信赖与尊重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愿景,紧密围绕母公司财通证券“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肩负社会责任担当,持续深入践行中基协“一司一省一高校”专项投教活动指引,与更多高校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赋能高校人才培养,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本公司与股东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旗下产品财产的投资运作。公司旗下公募业务与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墙管理和公平交易机制。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资管产品和基金产品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材料观点和判断仅代表财通证券资管当前的分析,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因使用本资料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投资损失,财通证券资管不承担任何责任,任何人士及机构均不应依赖本资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投资者投资本公司旗下产品前请仔细阅读产品合同、产品说明书及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管理的产品的业绩并不构成未来产品业绩表现的保证。本资料所载的内容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