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最好的教育,是身体力行,用脚步丈量课本外的世界。5月5日,富春五小四(5)班小星星中队的孩子们在浙江省地质博物馆专家周宗尧的带领下,迎着风雨,开启了一场穿越4亿多年的地质探险。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进湘湖城山这本”活的地质教科书”。
01、湖畔开篇:雨中的地质第一课
清晨的湘湖飘着细雨,却浇不灭孩子们探索的热情。地质专家在湖畔支起临时课堂,从岩石分类到科考工具使用,将《科学》课本的知识点化作手中可触摸的现实。当孩子们的手指第一次划过砂岩的纹路,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岩石,更是地球记忆的密码。
02、古道寻踪:当地质遇见历史
沿着越王城遗址的千年古道,每一块岩石都在讲述2500年前的吴越争霸。
洗马池畔:专家解密”馈鱼退敌”传说背后的地质支撑
佛眼泉边:从泉眼周围岩层分析地下水系的形成
勾践祠前:通过裸露的岩层剖面还原2500年前的地貌
03、岩石物语:穿越亿年的对话
“这块志留纪砂岩见过恐龙灭绝,那粒侏罗纪石英砂见证过跨湖桥人取火…”地质学家用生动的比喻解开岩石密码。
在专家的指导下,孩子们用手中的地质锤,挖出一块块有历史故事的岩石,这些都是地球日记的碎片。
04、实践课堂:地质技能全体验
除了岩石挖采,孩子们还学会了通过放大镜观察矿物结晶形态,更学会了用采集的燧石成功复现燧石取火。当第一簇火苗窜起时,远古智慧与现代求知欲完成跨越时空的击掌,孩子们也发出了阵阵惊叹。
05、我们的收获
返程时,每个孩子的背包都沉甸甸的:我们的标本袋里有远古矿石、砂岩切片,我们的笔记本上有地质剖面草图、矿物特性记录,我们的记忆深处有对”百万年(Ma)”这个地质时间单位的新认知。
这场雨中的探险证明:最好的课堂没有围墙,最生动的知识永远在山水之间。当课本上的铅字变成手中温润的岩石,科学便有了温度,历史便有了触感。
本次活动特邀专家
周宗尧老师
·浙江省地质博物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TOP10
·中国地质学会首届金罗盘奖获得者、第二届科普奖(人物奖)获得者;
·长期从事地质矿产调查、环境地质调查与技术管理工作,热心地学科普事业。20多年来,他带领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地学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深入中小学,开展了50余场次地学科普公益讲座,组织策划了60余次户外地学研学活动,参与人数达10000人次以上,足迹遍及杭州、湖州、嘉兴、绍兴、丽水、台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