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莲花秘境的兄弟

胡展龙

一年后,在波密意外地再见了我们的藏族小兄弟次仁顿珠。

这一见,着实不易。须我们刚好路过这里,须他也恰到这里。

我们的动身路过须从十万八千里外的江南就开始下决心。非藏区的人能够入藏一次并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想去的人要有时间,有时间的人要有伙伴,即使等到了志同和道合,又得有合适的天气和健康的身体。

他的到来也绝非易事。

眼下进出墨脱依然只有一条波墨公路(两年了,新建的派墨公路隧道塌方后还没恢复通行)。去往墨脱的公路还是实行单进双出的交通管制(单号所有车辆单向从波密往墨脱,双号出墨脱往波密)。

一年前我们去墨脱,友人把第一顿晚饭安排在一家叫“班长石锅府”的地方。食府门庭若市,食客排队候餐。一个高大壮实、黝黑精致的小伙子忙里忙外的,很惹人注意。

在我的理解中,搭界“老班长”三个字就很容易引人共情。应该是关于一位上了年纪的退伍老兵的故事。没想到眼前这位小伙,就是这家饭店的老板。这对于见惯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我来说不免有些疑惑。但那些顾虑和疑问,很快就被这家店的菜肴和服务所打消。

一来石锅本就异于其他蒸煮的炊具;二来店里所选用的食料都是地道新鲜的本地菜;最主要的还是穿梭在个个包厢和张张餐桌之间的老板——时而给这家撇泡沫加高汤;时而给那桌介绍山珍异果的吃法;遇到漂亮姑娘起哄时还会拿起话筒唱首歌;遇到当兵的班长时,那就直接下场干上一大碗酒。

总之这家店所有呈现的东西,都和“老班长”三个字相符。

真因为对他这份当兵的、班长式的情感信任,一年来我们和次仁顿珠一直保持着联系。他就像家人一样,源源不断地给我们邮递墨脱的特产。除了熟悉的墨脱石锅,还有这秘境里的各种原生宝贝——灵芝、山药、桑黄,等等。

次仁顿珠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株还未出土的春笋(黄泥笋)——芽头嫩黄,肉身洁白,外壳坚硬。虽然他在墨脱之外的拉萨当了两年兵,但还没真正受过大社会这个大染缸的大浸染。

简单地说,就如心机这个东西,一般来说山下人随便侧个身就可以计上心来或者心生一计——心眼多得自己都应接不暇。而在次仁顿珠们身上,他哪怕是转身,转身,再转身,面对你的时候依然是一副清澈明亮的眼眸,依然是一张诚恳爱恋的笑容,依然是一颗赤诚之心!

他们纯洁,纯洁如冰山上的雪莲花,在冰天雪地里迎风绽放。

他们通透,虽然渺小,但却至真至诚——如同一颗颗覆在灵芝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哈,非常开心再见眼前这位雄壮的门巴老弟。男人的久别重逢,本应该用酒精的摩擦来努力渲染至高潮。可惜为兄今日有头孢克肟压身,不敢冒死举杯相庆。

亲爱的次仁顿珠兄弟,请你继续保持这份纯真和勇敢。相比山下的纷纷扰扰,你的每一个微笑就是一个迷人的治愈系。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多彩、异彩,皆如昙花般生命短暂,唯有不忘初心的真和爱,才是永恒。

墨脱,这片大陆上最后一片净土。

次仁顿珠们,藏着悉达多的秘密!

来源: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