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学自行车

王雅琴

那是一个如花的季节,大地披上绿装,树木欣欣向荣,人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到处鲜花盛开。我家也一样,开始有了一些积蓄。父亲为了我们姐妹三个上下班方便,提议添置一辆自行车,当时的自行车对于一个乡村孩子来讲犹如现在的汽车,我们很是向往。至于先给谁买,父亲一时也犯难,叫我们姐妹三个自己商量,我当即表态:我离学校近,不需要自行车,先给大妹买吧,她在纺织厂上班,路较远,又是三班倒;小妹比大妹上班的地方近些,所以还是大妹最需要自行车。大妹和小妹异口同声说:先给大姐买吧,她是老大,大到小,我们没意见。父亲看到我们这样相互谦让、姐妹和睦友爱互为对方着想的样子,很是开心,当即宣布:买来一起用,谁先学会谁先骑,哪个需要哪个用。一瞬间,空气好像凝结住了,刚才还叽叽喳喳的推让声,倏然停住。

没过几天,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停在家里,车前还装了一个白色的网格车兜,在窗外透过来的金色霞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我们姐妹三个激动不已,东摸摸,西瞧瞧,像是要看穿它的每一根钢丝、每一颗螺钉。我们把它推到附近屋边的操场上,摩拳擦掌地准备学骑。几只小鸟也从屋边的苦楝树上跳到另一棵树枝上,悄悄地张望着;白光光的月亮升起来,笼罩着树影,繁星点点。风一吹,光斑晃动,我们推着的自行车车轮跟着发出“滋滋”的声响。由于都是第一次学骑车,我们的心里充满着恐惧和胆怯。伸脚跨上车座,总是把握不了车头,东倒西歪地不听使唤,一次一次地摔倒在地,但我们并不惧怕。我让大妹小妹骑时,用尽全力给她们扶住后座,力求平衡,便于少摔跤,可由于体力不支,总是支撑不了多久。我骑时,大妹小妹左右分开扶着后座,跟着我蹬着脚的车速半跑着行进,但也无济于事,总是刚踏上几脚就歪歪扭扭地跌倒在操场上。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面对学骑的不稳,我们群策群力,从家里找来了一根长一米多的木棍和细绳,费了好大劲,将木棍用绳子拴在车后座的铁架子上,狠狠地绑住,然后一人跨上自行车把好方向用脚踏行,后面两人扶住木棒顺着骑行者把握着牵行,用来平衡重心,这样一圈一圈地轮流骑下来,感觉有点会了再慢慢放手。渐渐地,这辆自行车像一匹被我们驯服的宝马,乖乖地听我们使唤了。我们可以独立骑行了。

那段日子,乡村天空薄白,树头枝丫横斜,家家炊烟袅袅,家门前一块块田野,稻花开得热烈、明亮、灿烂,如燃烧的银色花海,引来众多雀鸟追逐,阵阵稻香顺风而来,我们姐妹三个轮流环绕着村庄骑行,田间清新的空气在我们的身体里回旋着、穿越着,上下班的劳累置之度外,身心感到由衷的畅快和欢乐。

来源: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