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报:人生总要试一次

汪志勇

若干年前,由于机构整合,我和同事们被分到了新单位。当时,可能新单位不怎么被看好,原有机构的办公室职员都想留在原单位,造成了新单位机关人员紧缺。

有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机关的招聘信息,就约同事小张一起去报名。他很犹豫,因为工人岗位晋级成管理岗位是非常困难的。我跟他说,不去试一次,怎么知道行不行?车间技术员不是说了嘛,这是第一次,接下来还有两次招聘机会,我们就当练手了。他一听,觉得有道理。我们仔细研究了招聘要求,先报了再说。

考试前夕,我想既然报考了,就不能考得太差。于是临时抱佛脚,准备应考。由于手头没有相应的资料,就上网查有没有相关的信息。到了考场,开始答题我才发现,网上查来的信息用不上,但凭着多年来的经验,专业题做得很顺利。至于后面的公文写作,则撞到枪口上了,让我取得了好分数。我报考的两个岗位都顺利通过笔试,进入了面试。因为性格内向的原因,面试时看到厂领导当考官,我心里紧张,回答问题时一直没进入最佳状态。排名出来后,两个岗位一个第二、一个第三,我应该已经出局了。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就耐心等下一次招聘机会。

突然有一天,接到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去新岗位工作?我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知道发生了啥情况。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我糊里糊涂就说了句“愿意”。挂了电话,我想如今这个岗位熟门熟路,人到中年要去新岗位会不会不适应,干不好咋办……

很快,我就听说调令已经到了车间,就抓紧把手头的活干完,把工具箱移交。那些工具有的从我17岁进厂就跟着我,还真舍不得。当然我还留了个心眼,休息室里的更衣柜钥匙没交出来。我想,要是试用期一年里,领导不满意,我还得回来接着干。这把钥匙就这样留了两年。后来班长说来新员工了,没柜子,你的钥匙能给班里吗?我这才把自己的这条“后路”给断了。

过了两年,小张也通过招聘到了新岗位。回想起来,要是我们当初不试一次,也许就会一直在原岗位做到退休。

来源:衢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