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鹏程
上高中之前,我是一个对阅读毫无兴趣的孩子。一遇阅读理解和作文,如临大敌。而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更是让我陷入了死胡同,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厌恶。
然而,转折总是那么出人意料。上高中时,我迷上了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看完后,我气得几天睡不好觉,我同情喊着三少爷名字跳湖自尽的鸣凤,可怜深深爱着觉新又被生生拆散的梅表姐,怜悯难产而死的瑞珏,我恨觉慧的爷爷与叔叔们,又为觉民、觉慧取得与爷爷斗争的胜利而感到欣慰……看完《家》后,我才知道文学是那么迷人。
后来上大学时,我时不时参加一些阅读讲座和线上读书会,听文友、书友、教授们分享读书心得。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一第二学期,我静下心来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书中主人公孙少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深深打动了我。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看到了不向命运低头的史铁生对生死的思考和感悟,他笔下对童年、故乡、医院的病友、园子的四季的回忆,平静又细腻的文字一点点感染了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甚至会遭遇挫折与苦难。但在这样的人生里,史铁生告诉我,苦难并不可怕,残疾也不可怕,只要信仰还在,只要看破残酷命运背后的温柔,希望就依然还在。我看史铁生,看到命运,看到曾经有一位智者,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都一直在和命运博弈。
读顾春芳的《我心归处是敦煌》,让我了解到了樊锦诗的光辉一生和敦煌艺术的崇高之美。作为莫高窟发生巨变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事业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樊锦诗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同行为之骄傲。她用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时间决定你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这便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让我感悟到,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什么,对的人带给你温暖、感动、力量和希望,激励着你变得更好,陪伴你走过艰难的岁月;错的人则带给你经历,教会你成长,所有的遇见皆有意义。
如今,读书已伴我走过了漫漫长路,成为我的精神妙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低谷时期,我也从不讳言,在人生关键处一次又一次得到阅读的拯救。所幸,这世上还有阅读之美,它犹如一轮明月。无论在生活中经历了多大的风雨,我内心的这轮明月都在。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