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刚
昨天切菜的时候,左手食指尖的指甲被切掉了一小块。只一小块,血都没怎么流,却很不方便。做凉拌白菜时,盐水一渍,疼得龇牙咧嘴;切小米辣的时候,辣味顺着指甲缝就爬到伤口去了,疼得我一激灵。不由得感叹:人啊,可真脆弱!这么一丁点地方破了,就处处不方便。桌子椅子汽车什么的,磕破点皮根本不影响使用,人就不行。
有了伤口以后,才发现这点指甲尖的重要来。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服、拿东西,都会碰到,虽不怎么疼,却总是有点不适。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也许不是人之脆弱,而是人体之精密,是各项器官合作之亲密无间,才能作出这么多细微繁复的动作、涌出这么多天马行空的思维。没有伤口的时候,不会想到,洗个脸也会用到左手食指尖这块小小的地方。正是平时被我们忽视的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小处,才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其实对这个伤口的来到,我是有预期的。烧了这么多年饭,每次切到手都是因为心里着急了。昨天中午有亲戚来家聚会吃饭,作为家里的厨房管理者,我在心里排了10道菜,时间还是有点紧张的。所以上午进厨房的时候,我还暗暗地提醒了一下自己:待会小心点,用刀用火都不要伤到自己。
切到指甲的时候,刚好心里在想鱼香鸡蛋要用到淀粉,家里有番薯粉,也有玉米淀粉,用哪种好呢?正想着呢,菜刀和左手就出事故了。这大概就是墨菲定律:越是担心的事情,越会发生。但倘若事先没有自我警示,可能切到的就不只是指甲尖了。我认为,墨菲定律之所以会成定律,只是因为在一件复杂的事情里,难免会出现意外,而不少人都会提早预料到。这种意外有的可以通过补充条件、增加环节等加以避免;有的则因为事情本身太小,导致“应当预见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就好比我的“指甲尖流血事件”。
在“可能预见的伤口”中,除了这类“突如其来的意外”,还有一种是“早晚要来的痛苦”,比如智齿发炎。牙科大夫给我的牙齿拍片时,我看到有4颗素未谋面的智齿深藏在我的牙龈里。其中口腔右上方的那颗,把一颗恒牙使劲地顶到了外面,使得这颗恒牙的牙尖紧挨着右边口腔的嫩肉。所以只要一上火,这块地方就会溃疡,疼得吃不下饭。在一次一个多星期的溃疡后,我才下决心去拔掉智齿。大约只有几秒钟,牙医就把这颗陌生的智齿摆在了我眼前的盘子里。自那以后,这块地方溃疡再也没有发生过。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痛恨自己的优柔寡断。
但是人的劣根性之所以会被称为劣根性,就是因为总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我和第二颗智齿见面的时候,是它横着长,顶到了隔壁的恒牙,把这颗恒牙顶出了裂缝,疼得我数周不得安生。一开始还以为是蛀牙所致,直到牙科大夫再次把牙齿的片子放在我面前,才知道拔除智齿对我之重要。
写到这里,我才明确地想起,自己还有两颗尚未见面的智齿,深藏在我的牙龈中。看来与它们见面的时间,应该抓紧了。否则,又将面临两次以上“早晚要来的痛苦”。
其实,人总是记吃不记打的。就像现在的我,除了左手食指尖的痛楚外,还兼着感冒。这场感冒亦是本可以避免的。周六早上起床时,喉咙有点发痒,应是头天夜里被子没有盖好所致。但是早饭时去了久违的菜场,看到种种好吃的,还是没有忍住诱惑。刚在油锅里翻滚过的豆腐饼、刚在滚烫的铁板上成型的天津煎饼,都被急不可耐的我吞进肚里。于是,可以预见的,下午就开始咳嗽。
之所以这么“皮厚”“皮紧”,大约是痛得还不够,伤得还不深。我那身患糖尿病数十年的大姨,就从来不敢多吃一口。人到中年,那些已经明白的道理,还是该“知行合一”;已经吃过的亏,还是该避一避。墨菲定律,是有办法破解的。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