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相让

周建新

上午第一节课,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余老师一进教室就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有位从我们东坪初中毕业的董事长准备来母校献爱心,除给学校捐赠多功能厅音响和投影设备外,另给60名困难学生每人捐500元,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全校20个班级,正好每班选3人,但学校领导要求这3人学习成绩必须优秀。那么,选谁呢?

余老师是煽情的高手,她说话时像在朗读,抑扬顿挫。她面带微笑,镜片后面的眼睛扑闪闪地望着同学们,好像在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又好像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反应。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面面相觑,又疑惑地望着余老师。其实同学们摸透了余老师的脾性,知道她早就成竹在胸了,只是想制造悬念吊吊同学们的胃口罢了。余老师教同学们写作文就用此法,她主张写作文不能平铺直叙、见首知尾,如果能让读者像猜谜一样出乎意料,读到最后才恍然大悟,这样的作文才是佳作,这样的作者才是高明的作者。

果然,余老师停顿片刻,觉得气氛营造得差不多了,才将结果揭晓:赵小亮、罗旭东、刘奇凡。为表示公平、公正、公开,余老师强调他们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排在全班前五位。虽然有的同学家庭比他们还困难,但遗憾的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只能忍痛割爱了。她还有意瞟了一眼坐中间第三排的陆云飞同学,分明是拿话给他听,让他别怨她。

陆云飞望着窗外,脸色异常冷峻,看得出他对余老师的决定既失望又无奈,但同时对自己成绩的退步无法原谅,恨己不争。相比之下,在同学们的祝贺声中,三位成绩优秀的幸运者脸上洋溢着喜色和自豪。可谁也没发现,当他们的目光触及沉默无语的陆云飞时,脸上的喜色和自豪渐渐消失了。

下课时,赵小亮跟着余老师进了办公室。余老师微笑着说:“小亮,你是个争气、有出息的好孩子,无需来谢我,请回吧。”

赵小亮说:“余老师,谢谢您选上我。可我想把我的名额让给陆云飞,他的家庭更困难……”

“这我清楚,可你怎么能让呢?”没等他说完,余老师就说,“有一条很重要:成绩必须优秀。可是他近两个学期来退步了许多,所以他不够格。”

赵小亮却似乎不赞同老师的观点,认真地说:“余老师,您也知道以前陆云飞的成绩一直排在全班前三,可您知道这两个学期他的成绩为什么退步吗?”

余老师不禁怔了一下,“为什么?”

赵小亮说:“因为半年前他的父亲检查出肝癌,他母亲又是个残疾人,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余老师心头一颤,吃惊地望着他,本想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立马想到他和陆云飞是同村人。她叹了口气,幽幽地说:“原来是这样。老师敬佩你的助人为乐精神,可是老师还得按原则办事,况且名单已报上去了,不能改。”

赵小亮怅然若失,只好返回课堂上课。

上午放学后,刘奇凡又来找余老师,把一张条子交给她就走了。条子上写着:“余老师,我愿意把机会让给陆云飞同学。因为他太可怜了……”

余老师知道刘奇凡和陆云飞是同寝室的室友,他知道陆云飞的不幸。她的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眶,望着渐渐模糊的条子发愣。心想,多好的同学啊,他们的同学情弥足珍贵。而她,更应该为陆云飞做点什么。

三位同学各拿到500元捐款后,第一时间都交给了余老师,让余老师转交给陆云飞,但都要求余老师不要“声张”。

可是,课堂上,余老师还是把他们的爱心义举告诉了同学们。余老师说,他们是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学校就是要弘扬正确的“三观”,传播正能量。所以发生在身边的这样的好事,她不能掖着藏着。

拿到爱心捐款的陆云飞满心感激。令他百思不解的是,他拿到的捐款不是1500元,而是2500元。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