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残碑里的家族记忆

残碑上的文字

潘昌来 文/摄

天气炎热时,临海杜桥华屿山前华屿塘的水被抽水机抽得只剩塘底一点点。笔者走过半人高的杂草地,来到塘边,只见半块碑倒在塘边,曾作为池塘的踏步石。

这半块石碑,灰白色,高约一米,宽约半米。当夕阳斜射在碑面上,镌刻的文字立体般地呈现。因为是残碑,只遗下后面的两行文字:“承重孙朱承都奉祀 邑庠生朱绍淇敬书”。

承重孙,属传统丧仪中的用语。正常人亡故,丧事由嫡长子操办,但是嫡长子先亡,则由嫡长孙主办,这个嫡长孙就叫承重孙,是承担主丧重任的意思。

邑庠生,即县秀才,古代学校称庠,故县学的生员叫邑庠生。

笔者听九十四岁高龄的陶世虎老先生说过,牌门的朱绍淇先生曾教过他读书,是否就是这位朱绍淇?

陶先生早年毕业于回浦中学,喜爱传统文化,对纂修谱籍,诗词书法均有研究。

提起朱绍淇先生,陶先生回忆,那年他13岁,就读大汾文昌阁(后改称宾贤小学)。朱绍淇先生是学校老师,不胖不瘦,在校教国文。

据陶先生在1989年手抄的民国十六年(1927)《临邑陶氏宗谱》,里面还有临邑庠生朱绍淇撰写的《重修宗谱序》一篇,时宗谱落成,嘱他为之作序。此外还有《端甫君事略》《指山概略》《祝卿君行略》等传略三篇。

在岸头村的镇福庙,还有民国十三年(1924)朱绍淇撰写的《度孤胜会》碑记,讲述乡间善信捐款购置田亩,再建弥陀道场,每年清明冬至的祭祀双节,用以超升孤魂野鬼的旧时往事。

秀才朱绍淇是牌门人,现在行政村名叫杜前村。其详细的经历需要到村里翻翻朱氏宗谱,大概可以知晓。

翻开民国二十五年(1936)编辑的《台临朱氏宗谱》,朱氏的往事历历在目:宋代时则常公在嵩山的东边,投资建立农庄(相当于现在的农场)一所,往来收租税时,见此土地富饶,有渔盐之利,遂迁居于此。他生有四子,长子德和居住在郡城,次子德安后代散居各地,三子德平为下朱始祖,德辅为上朱始祖。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上朱三透的朱允朂(1354—1404)登进士第,后升为江西御史,他冰霜自励,大公无私。时朝廷多冗员,公进表节浮裁冗之疏,皇上表扬他,抚摸他的背说,朕与卿同姓,虽分君臣,犹如父子,凡有要讲的话,悉言勿隐。公以为遇到知音,益发以抗直自矢,弹劾而不避贵戚,哪知却成祸端。他与缑城方孝孺先生是忘年之交,既同桑梓又有葭莩之亲,两贤士相契如水乳。后来方氏遭难时,初时公得以周全,众人都为公而幸运。公因不屈不阿,卒为当事者所忌,被诬陷为方氏党人,而竟遭所害。其子名埒,含泪扶榇南还,葬于六十四都的香积寺右边(元初改乡、里为都、图,沿至清初未变。时六十四都由兴国乡析出。香积寺亦今香积院,在临海西北郊的松山)。因敬仰朱允朂刚正不阿的气质,乾隆年间,浦坝港北岸的大域庠生傅灿星和渔西居士张君魁在编辑朱氏宗谱时都题诗以纪念,傅灿星所写的诗是:

成仁取义颂方门,波及先生死亦存。

古寺烟云埋侠骨,西江风再泣忠魂。

张君魁题道:

先生抗直世所稀,相府清风重帝几。

千古难磨忠义节,一生不避虎狼威。

到了明嘉靖元年(1522),为慎终追远,裔孙仁植为纪念允朂公,在所居村庄的南面,集资兴建牌坊。后来族姓日繁,列宅而居,渐成望族,上朱村也因牌坊而称牌门村。如今,在牌门三透,还立有两根约四米多高的石柱。到1954年,因村在杜桥至前所的公路边,又取名杜前村。

据《台临朱氏宗谱》介绍,牌门朱氏有三派:三透派、路下派、塘外派。

朱绍淇属于路下派,谱名朱承鑫,字淦泉,榜名绕淇(他自己署名有绍淇,如“残碑”,也有署绕淇,如《度孤胜会》碑记),邑庠生,他幼时天资敏捷,日能读积寸书,弱冠就名立黉宫,且游学东湖,刻励愈甚,乡人都期望他明日鹏程万里,有诗这样赞道:

入塾即超群,俗子皆寓目。

惜无十年功,五车未遍熟。

一朝竟奋发,撤帐而还读。

既抱凌霄志,云路看捷足。

嗤他燕雀辈,安知鹏与鹄。

绍淇生于光绪四年(1878),娶杨氏,育有三子,长子汉衡,次子汉来,三子汉茂。他好公益事业。据《重修朱氏祠堂记》载,朱氏祠堂创自前明,置有祀产以供冬祭,后来由于疏于管理,以致冬祭牲牷不备。绍淇见此则竭力维护,培植族山树木,到民国六年(1917),把树木出卖的资金,赎回祀田,恢复祀典。

民国九年(1920)之秋,又为疾风暴雨毁坏,祠宇损失严重。绍淇召集族众相告:“今祠宇为风雨所坏,若不紧急重修,将何以安我祖先!”因族里无多余的款项,不得已,只好筹资进行修葺,并择族之公正老成者协力助理。因原有大门规模狭小,拆后重新建设门头三间,宏规巨制,较胜旧貌。所费不下三万余金,都赖绍淇严加管理,不数年而祀产得以恢复。

2022年,朱氏祠堂进行重建,可惜百年前由朱绍淇领头改建的台门头,也一同拆毁,宏规巨制也难见踪影了。

朱承都,字舜芳,号超群,属塘外派。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身为书香门第。其曾祖父电爵,字焕章,号倬云。他九岁丧父,母陈氏,是邑庠生陈洛公的次女,孤儿寡母,可怜之至。但陈氏以柏舟自矢,操持门户,成小康之家。当电爵26岁时,受学于临海郡城的孝廉郭屏先生。先生对他说,你若有志读书,不如迁居郡城,以免往返之劳,况且郡城的风气大于乡下,识见也自然广阔,后代子孙亦为风气所改变,必定有大于平常人的地方。电爵于是同老母,携妻子移住临海城里,后来果然芹香不断,科甲绵绵。但是电爵虽苦志学习,年复一年,却没考取功名。到三十多岁时纳捐得了个候补县丞。既然自己科举无望,于是对后代用心培养。

他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和臣,次子衡臣,三子是承都的爷爷叫彬臣。

和臣就学于郡城的黄桂山、江青侣二位先生,同学有彭笠人、江宛秋等人,19岁时,成为郡庠生。

衡臣迭遭多故,投笔从戎,充当协镇书吏。咸丰七年(1857)九月,东乡王贤河(旧志称王夷牙)率众攻打临海郡城,衡臣亦登城,不惮烽火之虞。后来知府报功,因他年少有胆识,保举为五品军功。正当可以立身报效、以图进取时,却以母老弟少家政艰难,不以军功而自傲,仍操持家务,闲时学习诗文以继父志。衡臣25岁时,太平军进攻台州府城,他乘空隙携家眷逃回故里牌门,虽家资全无,但一家无恙。其子祖诰,幼颖悟不凡,受业于彭笠人。22岁时,为县学第二名。他学习刻苦努力,与同学大汾人李赓诗在霞城东湖讲舍时纵论古今,其文章受到山长葛逸仙驾部、王子裳太守、王弢甫京卿的欣赏。可惜身弱多病,十余年来,未尝省试。到33岁、清光绪十七年(1891)乡试时,阅卷的吴太荐批示其布局浑成,起讲一气,很有魄力。主考李侍郎评,笔屈而劲余,亦气象光昌。不料,由于额满而名落。天道又不遂人愿,祖诰身发大病,衡臣百计求全,劳心致疾而亡故,儿子也相继仙逝,就连两个孙子,也先后殒逝。一家只遗孙女一人,嫁给前所庠生赵梦梅之子鼎文。

彬臣,承都的爷爷。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来到临海时,彬臣避乱于义城的秀溪,十一月十九日被太平军抓到黄岩西乡,后受伤被放回。因动乱荒废学业,24岁时受学于邱介孚先生,复入塾读书,29岁入县学,41岁时,祁世长宗师(学政)广搜词赋之士,彬臣前去应试,为第三名。他家后代兴旺,生有五个儿子,分别是祖谟、祖谋、祖训(邑庠生)、祖谦、祖谊。六个孙子,分别是祖谟子承燕,祖训子承祁,祖谦子承都、承苑,祖谊子承韶、承阳。

和臣,因缺乏后嗣,以彬臣的次子祖谋入继。后来祖谋也乏嗣,再以其哥祖谟的儿子承燕入继。

衡臣的儿子祖诰及二孙早逝。后来也以彬臣之孙承都入继。

据此,残碑上的“承重孙朱承都奉祀”,是朱承都的二伯祖父衡臣及伯父的墓碑,作为入继子,所以列在其名下。岁月无痕,惟以刻石而见之。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