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会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我们可以信心十足地说“我很爱孩子”,然而“很爱”不等同于“会爱”,换言之,孩子真的感受到我们的爱了吗?资深心理咨询师、专栏作家林紫在其新著《爱孩子如花在野》中,依托自身20余年的一线家教心理咨询经验,试图帮助为人父母者摆脱“线性思维”与“碎片式”教育,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更富有松弛感的家庭氛围,构建融洽的亲子关系,培养出拥有完整人格的孩子,让孩子像花一样在生命的原野里自由成长和绽放。
家庭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源头,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了解自己在家人眼中究竟是什么模样。书中指出,父母与子女如果不及时沟通交流,误解乃至怨恨可能就会越积越深,以至于最后再也看不见彼此的“心我”。而在“家”这个世界上最核心的团队中,每个人都互为队友、彼此成全;每个队友都可以“很厉害”,但让彼此获得最大支持、共渡人生难关、最终成为“优秀团队”的,不是某个人的厉害,而是对“家”的信仰。这份信仰,足以让每个成员坚定不移地相信:“就算我不优秀、不完美,家人也永远与我在一起。”
在作者看来,良好的家庭关系生态系统就像心灵的“都江堰”。我们知道,都江堰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经数千年依然生生不息,成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的天府之国;而家庭关系生态系统,也可以在不破坏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资源,父母与孩子和谐相处,即使有冲突也可以从容化解,成就“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心灵天府之国。作者同时强调对孩子的“七不责”,即“对众、愧悔、暮夜、正饮食、正欢庆、正悲忧、疾病”时不去责备,教导是必要的,但切勿用恐吓来让孩子听话,否则会把孩子推入情绪内耗的怪圈。
该书提出了“碎片式父母”概念,特指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常常孤立地看问题,习惯了线性思维模式,喜欢寻找单一因果关系,过度强调目标及效率,凡事都希望立竿见影,容易陷入非好即坏情绪的一类父母。他们通常心思单纯、信任权威、执行力强但不愿独立和深入思考,一方面“听风就是雨”;另一方面又浅尝辄止,不停地转换方向却不知最终的目的地在哪儿。
线性思维让人追求“活得正确”,而系统思维则让人追求“活得美好”。每个孩子都曾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是碎片化的教育和学习让很多父母缺失了系统思维的能力,看不见孩子的行为和个性的“来龙去脉”,甚至完全看不见孩子的成长。要与全人而非完人相遇,需要我们先建立起系统养育观,从系统人格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孩子、认识生命,以此为基,方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完整、热爱生命、有生活热情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成长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不必抢跑的马拉松。每个孩子都需要温柔以待,给他们多些“松弛感”吧,包容他们的“不完美”,允许他们“慢一点”,这会让他们的未来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嘉兴日报